人要想做好一件事,往往需要分两步:第一步是让自己处于可以把事做好的状态,第二步才是把事情做好。
我在博物馆给人讲解时就有切身体会。如果一周之内我每天都讲,连续讲两周,我就嘴皮子特别利索,第一句话刚说出口,第三句话在脑中就已经准备好了,说话跟自动步枪似的。一个词汇在脑中往往有若干个同义词的备选方案,我一边说前边的,一边在所有措辞方案中选出那个最恰当的说出来,表达既流畅又精准。
但如果我两个星期不做这种高强度的讲解,我就能清晰地感觉到,我的表达能力迟钝了。说话开始颠三倒四,有的词汇在嘴边绕圈,可就是抓不着,嘴在脑子前边,手又在嘴前边,有时候比划半天手势,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话,急得满头是汗。
我知道一些职业作家,每天都会写几百上千字的内容,其实写出来的东西也不错,但不给任何人看,写完之后关闭文件不保存,就上床睡觉了。他们要的就是保持那种写作的感觉,脑内和写作相关的神经回路得多走走电信号,要不容易迟钝。
其实仔细观察,体育、艺术、科研、社交等领域都是这样,那些真正惊艳的成就和突破,往往是在一种良好状态的惯性之上实现的。平时一直保持在80%左右,灵光一闪后撞穿天花板,抵达了110%,于是人就到了一个新的层次。所谓进步即是如此。
所以,我觉得无论干什么,都先别想着做出成绩来,应该先想着如何让自己处于那种容易做出成绩的状态并且稳住,指不定哪天灵光一闪,或者突然顿悟,噌一下人就上去了,成績就有了。
灵光一闪这种事可遇不可求,等待是唯一的办法,但那一瞬间真正来临时,也只有持久的勤勉才能接得住它。本质来说,勤勉其实是一种正确的等待姿势。
“每天下班都看见他去图书馆自学,一副和自己过不去的样子,也不知道他图个啥。”
“他在等。”
“等什么?”
“等那个你接不住的东西。”